admin 发表于 2021-3-18 14:59:27

汕头桑拿水会我们汕头小公园丨吐槽与思考

  上周末,和朋友一起逛了一趟汕头小公园开埠区。说实话,从小公园全面翻新之后,我还没有近距离去看过。
  据说餐厅刚开业没多久,在网上人气很高。但尝试过之后,哪哪都不对劲!和大多数网红餐厅一样,描述很美好,实际不地道。
  首先是餐厅的出品。作为一家主打传统潮菜、潮汕粿品、小吃,还兼顾广式茶点的餐厅,莫名觉得,主题就有些跑偏。
  果不其然,菜品的口味几乎没有值得称道之处,甚至于低于日常平均水平。以至于,平时对于事物不算太讲究的我都忍不住吐槽。
  如果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只是各种网红餐厅的常态,那我也就忍了。就连餐厅的装潢,也让人觉得尴尬。
  前面提过,这是一家主打怀旧风格的餐厅。乍一看,还有些30年代永平酒楼的韵味。但细节处就不对劲了。
  首先是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三义”的,却写成了“、、民生”(正确表述为“民族、、民生”)。这一看,自命有些文字洁癖的我,简直就是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如果是一家开在不起眼小巷里的餐厅,那也算了。小公园开埠区,那可是接待外来游客最多的地方。汕头这个百载商埠,还是和孙中山先生,和辛亥有着许多历史渊源的城市。汕头的老市区,不是还有以三义命名的吗?
  而除了这个明显的错误之外,其他牌匾的书写顺序,摆放什么的,我就不再细说了,总之,但凡有点“洁癖”的人都会吐槽。
  说到这里,或许有朋友骂我,不就是错了一个吗?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其他著名景区犯的错误多了去了!
  在我看来,、怀旧风、孙中山、辛亥等等这些标签,用来塑造汕头的历史底蕴,本来是件极好的事情,但策划者的不严谨、不认真导致的低级错误,实在是让人感到大写的尴尬。
  出品不用心、装潢不考究,说来只是这一家店的问题,但话说回来,整个小公园开埠区,也有些值得改进之处吧?
  首先,我觉得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的一系列工作,都常值得肯定的。就第一印象来说,无论是开埠区的动线设计或氛围的营造,给人的感觉都堪称一流。
  为什么这样说呢?拿刚刚提到的餐厅装修举例子,乍一看是风,古色古香的。但风的内在是什么?可能都没搞清楚。于是乎才会写错了“三义”。说到底,这家主打风的餐厅,只是套用了一些皮毛。
  尽管,如今的小公园开埠区已经修缮一新,保育活化的工作也做得相当出色,但我感觉,中山亭只是中山亭、飘香小吃只是飘香小吃……所呈现的东西仍然是碎片化的。
  中山亭的背后是什么?是孙中山与汕头的渊源。就我所知的,中山先生在其所著的《建国方略》中,就曾为汕头做过发展规划,港口、铁的发展,都被中山先生视为汕头发展的重点。
  飘香小吃是什么?年轻人说,这就是一家老掉牙的小吃店啊~并不!飘香小吃曾经是汕头的国营小吃店,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能经营至今,往小了说,是几代人的传承,往大了说,就是汕头埠经济模式的变迁。
  可以举出的例子远不止这两项。问题在于,有没有人去挖掘这些信息,再起来,为可以分享的故事。毕竟,浮于表面的怀旧和挖掘内涵的怀旧,呈现出的质感是截然不同的。
  还是拿被我吐槽的餐厅做例子。说到底,餐厅的菜品不行才是致命。问题在于,占据C位的商家都有一种“宰客”的心态——“我不好吃?我是网红啊!”有时候,招牌就是这样烂掉的。
  同样是卖吃的,平心而论,那几家“老字号”的出品是不是真有那么优秀?土生土长的汕头里有数。盛名在外之余,品质总要匹配吧。
  而除了几家有“神主牌”可守的老字号硕果仅存以外,在小公园的步行街上,更多沿街的小摊贩似乎就很没存在感了。糖葫芦、捏糖人、棉花糖就算了,汕头桑拿水会有几家卖毛绒玩具的是什么鬼?
  这就涉及小公园的招商问题了。通俗来说,小公园开埠区的招商逻辑和一般的城市综合体差不多,只不过,所招揽的商家,需要与老汕头埠主题贴合度更高。
  再有的就是这些沿街商贩的收入问题了。先不论摊位的租金昂贵与否,大周末的,逛街的人是不少,但真正掏钱消费的,其实寥寥无几。
  这里姑且提个,城市更新或旅游管理部门,又或者小公园开埠区的管理方,能否成立一个组织,专门负责小公园开埠区日常的招商工作。按照小公园相关主题筛选商家,定期轮换,同时定期举办主题活动,出台激励措施等等。
  纵观全国,堪称城市名片的特色街区其实不少。就汕头的小公园而言,历史的积淀,发展的条件都有,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汕头桑拿水会我们汕头小公园丨吐槽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