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府人是越佬族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级别
1 新手上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14:4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越佬族


  越佬族:其是指世代都使用粤语,并有越佬文化认同的群体。越佬族血缘主要为百越族,其族体和文化在经过汉族的辐射下慢慢的失去了其的独特性。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下述原因有关:(1)历史上百越民族的互相迁徙;(2)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群体生活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3)不同时期集聚于某一地区的不同群体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源于百越族、百越文化而又被汉文化辐射的民族和文化。不同民族是以语言、生活方式、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及文化特点来区分。 越佬族基本是以讲粤语来区分的。专家认为越佬族用粤语最早在今广东封开、广西梧州等地区形成,是古越族受汉语言辐射而来,粤语保留古越语特点和词语较多 ,属于壮侗语系的的语言。但我认为,越佬族和粤语形成的中心地带应该是在冼夫人、冯氏家族统治的粤西地区,包括高州、阳江、江门、佛山等地。林语堂曾说:粤语以茂名(今高州)为中心(附有地图),并列举高州白话(粤语)大多数有音皆有字,广州话则往往有音无字,粤西白话「尚多保存隋唐古音」,「阳声韵及入声韵之韵尾与《广韵》系统相合。林语堂的分析并不完全正确,恰恰恰相反,而是粤语虽然存在着与《广韵》系统相合的情形,但粤语应该与古越族的亲缘关系更多,粤语日常底层许多语词与壮语相同。 越佬族的血统以古越族的血统居多,中原汉文化侵入性融合使之形成汉文化的次文化,而并非是中原汉族人数占优势使血统融合造成的结果。高州人族谱上显示高州很多为福建移民(客家民系、福佬民系),这并不能反映讲粤语的 越佬族居民占大多数的事实。高州越佬族在隋唐时代冯、冼氏统治之后业已形成,由于那时族谱文化并未滥觞(茂名地区有族谱记载的汉族移民最早是唐朝,且族谱记载唐宋时期移入的姓氏和人数都不多),而后来明清福建移民及珠江三角洲移民的到来,也带来了兴盛的族谱文化,早期居住在这里的 越佬族也学习了这些族谱文化,但其无法追溯族源,便多篡用了别的姓氏叙述和方式,以致带给我们某种假象。比如,冼氏是明显的土著,为古俚族的望族,但冼氏族谱一样说祖先来自于中原。古俚族的大姓有冯、宁、李、陈、庞等,无一例外皆称祖先来自于中原,当中应有不正确的地方。日本学者认为 越佬族的「珠矶巷传说」、福佬的「莆田传说」、客家的「宁化石壁传说」是少数民族汉化同步传播的结果,存在许多虚构的成份。所以我倾向认为,越佬族大部分为越族的后裔,并不能简单以族谱来考据他们的由来,对族谱要有所辩识。


  注:南越族演变的汉姓:史、须、都、区(欧、瓯)、居、毕、黄、微、朱、诗、番、赵、范、卢、阮。


  俚族演变的汉姓:张氏,郁林(玉林)滕氏,端溪(肇庆)岑氏,广州王氏、周氏、李氏、莫氏、并氏,高州冯氏、冼氏,临 贺(贺州)钟氏、虞氏,象州(象县)杜氏,罗州(化州)庞氏,建州梁氏、罗氏,罗定陈氏,钦州宁氏,贵县何氏、陆氏。


  参考:


  壮族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壮侗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形象地说,壮族是粤人(越佬族)的表亲,泰族人、老族人、傣族人、掸族人的堂兄弟。(载自壮族在线)


  广府(越佬族的错误代名词)与广西壮族有高度相似性(中山大学体质特征研究分析结果)。


  南方本地民族(汗水):在汉族还没有来到这热火朝天的土地前,南粤大地早已孕育了珠江文化,她最早的臣民——百越民族,已经在这里点燃了熊熊的文明之火,用着最原始的工具一点点地开辟着那富饶的土地,那烈日底下闪闪发光的不是什么宝石,是他们那舞动的汗珠。而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后裔也演变成了今天的广府人……南越王赵佗实行了和睦百越的政策,力解因战争而留存的仇恨。开始了汉越互融的局面,那么粤语就是在秦汉这个时候脱离了母体。(《百越民族》 )


  《魏书》形容越佬族「鸟声禽呼,言语不同,猴蛇鱼鳖,嗜欲皆异」。


  可见当时岭南还是百越的天下,汉人没有多少


  「民族」观念的模糊在解放后一段时间仍然存在,在解放后,广西来区分民族,许多人只会区分自己是土著、土人或来人,根本没有自己是什么民族的观念,在自己身上假若少数民族特征(语言、服装、风俗等)不显著的话,就认定自己是汉族了,甚至知道自己是少数民族,为了不受歧视,也自认是汉族,这是造成今天广西汉族多于壮族的状况,当然这也是壮族汉化的结果,但在血统上,广西人的壮族血统多于汉族血统的。这不仅是在广西,在广东、福建等省区,汉族人的族谱多记载祖先来自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属于伟大的华夏正统。但赵桐茂先生对中国人类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因子的研究,陈雅勇先生对中国Abo






  血型的白细胞抗原的分布的研究,发现中国南北种群的差异。在黄淑娉主编的《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中,对广东三民系的体质特征(头面部和体部体质特征测量值、头面部指数、头面部指数分型)进行比较,得出 越佬民系与广西壮族有较大的相似性。当然这只是说越族血统占多数,而汉族血统占少数。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是不能忽视的,南方汉族族谱存在很多假造的情况,所以在研究南方俚族的时候,千万别认为俚族都迁移了,其实大部分是在汉文化下成了隐性。


  越佬人主要由百越族与早期小部分汉人杂处同化而成。越佬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受中原汉文化辐射,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 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蛮夷戎狄本来在字源学上并无轻视之意,只是指文化不一样的民族,称之为夷、狄、胡,并不那样轻视。等到「天朝」意识有了之后,一圈一圈形成了一种华夷之别的观念:我们中国是当中的「天朝」,其他离「天朝」愈远的文化愈差,这才有文化优越感,然后才有鄙视其他民族的看法。整个华中南的汉化也是逐步的,而广府的汉化最为典型. 先是上层迅速汉化, 然后过了一千年, 民间才把自己的独特认同渐渐忘记, 或者攀上显贵的"河洛移民"的族系, 以汉姓氏族认同和封建阶级认同取代土著地方认同或部落认同.(载自华东师大校刊)


  中国人口资料与免疫球蛋白数据摘录:


  1991年中国学者赵桐茂等人(遗传学报18(2):97-108)发表了全中国24个民族、74个群体的免疫球蛋白的异型频率分布,发现 有两个单体型Gm1,3;5与Gm1;2的出现频率南方人与北方人差异很大,由北向南一个递增一个递减。属於这两个型的人口比率分别是:洛阳(149人受检)28.26%、39.35%;商丘(112人)24.04%、35.48%;厦门(115人)64.55%、21.12%;汕头(110人)58.46%、16.79%;梅县(92人)71.71%、11.76%;广州(144人)74.09%、10.58%;浙江景宁的畲族(120人)75.44 %、11.06%。


  1998年的中国人口资料:


  百越(壮侗)过半地区:浙南(以4456万的一半计)赣(4191万)闽(3299万)粤(7143万)桂(4675万),海南(753万)共22289万(许多住在山里,包括畲族、壮族、侗族…)。


  南蛮(苗瑶)过半地区(但含部份藏缅族):湘、川(含重庆)、滇、黔共25857万。


  北方地区(含浙北、苏南、西藏、新疆、内蒙、东北)共75136万,其中汉族估计约7 亿左右(几乎都住平地)。 苏南、浙北都是北方人,中国一直是北方汉、满、蒙人的政权。


  摘录1991年中国"遗传学报18(2):97-108″赵桐茂的数据(这里只列二个分型):


  .省..市(人数)Gm1,3;5.Gm1;2...市(人数)Gm1,3;5.Gm1;2


  河南.洛阳(149).28.26%.39.35%..商丘(112).24.04%.35.48%


  浙北.肖山(100).34.32%.37.34%..宁波(104).39.19%.33.16%


  浙南.金华(115).50.84%.19.89%..温州(150).52.01%.25.56%


  湖北.黄石(126).53.91%.22.91%..武汉(116).49.99%.18.19%


  江西.南昌(104).54.59%.23.86%..宜春(150).59.85%.15.81%


  湖南.长沙(140).60.78%.21.63%..韶阳(132).63.76%.18.10%


  四川.重庆(136).62.94%.11.54%..成都(194).62.09%.16.84%


  福建.福州(088).59.47%.18.36%..厦门(115).64.55%.21.12%


  粤东.汕头(110).58.46%.16.79%..梅县(092).71.71%.11.76%


  两广.广州(144).74.09%.10.58%..柳州(227).66.76%.14.50%


  浙江景宁畲族(120).75.44%.11.06%


  广西南宁壮族(113).77.19%. 3.62%


  广西侗族(199)...81.05%. 4.56%


  贵州台江苗族(114).87.51%. 9.07%


  贵州三都水族(119).92.11%. 3.93%


  河北青龙满族(104).18.00%.49.92%


  西藏拉萨藏族(103). 6.05%.56.24%


  内蒙呼和浩特蒙古族(106).28.55%.40.90%


  Cavalli-Sforza的书根据五、六十个基因分析全球各大洲各民族间的关系,算出他们的遗传距离,再建构出所谓的系统发生树,而把南中国人与东南亚人结成一群,遗传距离上与南中国人最近的是越南人与泰国人。现在几乎所有有关这方面的分析的论文都有类似的结论。






  赵桐茂的免疫球蛋白的文章也是把中国人分成两大群,湖北(让人很意外)、湖南、四川都在南方群里,安徽、苏南、浙北(也让人很意外)则在北方群里(原来江南人不是南方人而是北方人)。其实今日我们很容易从长相上看出 越佬人与浙江人的不同,越佬人与越南人更接近。


  广府人(越佬族的错误代名词)学越南语也是很快的,越南语跟广州话也是有很多接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惠州夜网论坛 (www.0752sn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