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9
管理员
|
城镇新增就业37.93万人、失业再就业18.46万人;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2.9万个;70家乡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建成1457间规范化公建民营村卫生站;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生兜底保障标准年均提高8%……翻开近五年来湛江的“民生账单”,数不清的暖心变化记录着百姓不断提升的获得感,着人民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回眸“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湛江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五年来,湛江市委、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着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多管齐下全方位扶持就业创业,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倾心倾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一个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好消息不断传来,让湛江市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也让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更加绚丽。“我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四月。以前在家务农,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全家吃半年,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买粮食,全家吃一年都吃不完。”曹秀丽原是麻章区太平镇的一位农民,两年前参加市里育婴师、月嫂免费培训项目,去年起做起了月嫂,如今月收入能达到近万元,“感谢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现在我有了一技之长,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了。”就业是民生之本,连着千家万户的好日子。“十三五”期间,我市始终就业优先战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从健全就业政策体系,到扩大就业规模;从优化就业结构,到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湛江百姓的“饭碗”更加稳固,美好生活的基础更加扎实。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37.93万人、失业再就业18.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5%的目标内。“十三五”期间,湛江市充分发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的就业缓冲器作用,有力支持普通劳动者“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托举起他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创业寻梦。目前三项工程已累计开展培训25.6万人,带动或稳定就业14万余人。今年,面对疫情影响,湛江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从保复工、降成本、促发展、惠民生等环节入手,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在摸清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两个清单”的基础上,汕头桑拿女技师照片先后多次举办线上招聘会、中小企业用工保障线上专项招聘会和市县“线上春风行动”。广开就业门,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失业调控,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等群体就业工作。就业创业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整体复苏,为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今年我们公司享受社保费减免六万多元,公司用这笔钱为员工发放生活补助、开展技能培训等,疫情虽然对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还是帮助我们企业渡过了。也让我们这些打工人看到了希望!”广东东洋救生设备公司职工刘冰感叹,“‘饭碗’依然能牢牢端在手中,生活就能越来越有奔头。”今年秋季开学季,海东新区的家长和学生们非常高兴,因为口的学校——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学开学了。家长庞小姐告诉记者,海东新区的公办学校为数不多,今年市三十二中开门招生,孩子在口就能上学了。“作为学生家长,我真切感受到了政策惠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件件与群活密切相关。“十三五”期间,湛江市委市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织密民生保障网,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发展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打造北部湾科教中心,目前全市省级教育强县、强镇(街)覆盖率100%,10个县(市、区)成功“创现”,117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完成“改薄”。“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城区学位建设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和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了全市城区学位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2.9万个,城区学位紧张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人民健康更有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投入巨资改善城乡医疗机构软硬件设施。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新院、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楼等崭新现代化高水平医疗机构相继投入使用,湛江市第一中医院搬迁项目、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等项目先后动工建设,7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成,1457间规范化公建民营村卫生站建成,居民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社会保障更加可靠。“十三五”以来,湛江持续推进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民医保从广覆盖到高质量扎实迈进,极大提高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湛江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城市,截至2020年6月,全市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721.78万人,比2019年增加10.2万人,总体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生兜底保障标准年均提高8%。“老人月月有养老金,孩子在口就能上幼儿园,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今年79岁的老陈新华逢人就讲,要党的好政策。政之所兴,在顺;所向,政之所行。“十三五”以来,湛江市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今,呈现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幸福感越来越强。“以前村里偶尔有拉帮结派、喝酒现象,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了,村民的生活都很舒心。”随着村中风气越来越好,麻章区黄外村村民花竖起了大拇指,“村里的经常宣传扫黑除恶方面的知识,经过宣传,现在村里面的治安特别好,出门也特别放心,到村里或者镇上办事都非常的便捷,我们生活非常有安全感。”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平安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更是一座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注脚。“十三五”以来,伴随着平安湛江、湛江建设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居家更、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平安湛江”已成为一丽的名片。近年来,湛江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创造安全的、稳定的社会、的。湛江以打深打透为重点,以构建长效机制为保障,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枪涉爆、涉电信网络诈骗、涉盗抢骗、涉黄赌毒、涉食药环等突出犯罪,继续保持禁毒整治高压态势,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此外,相关部门抓好湛江建设。扎实推进依市工作,切实提高社会治理化水平。“十三五”期间,湛江累计打掉涉黑组织12个、恶犯罪集团54个,为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构筑起一道坚强有力的“防护墙”。2019年,湛江平安创建群众知晓率、扫黑除恶群众知晓率均排名全省第一,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2019年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中,湛江排名第12位,比2017年前进了9位,在广东建设考评中位居粤东西北第1位;湛江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前这一片全是杂草,雨天一脚泥、晴天满身灰,蚊蝇也多,都不敢打开家里的大门。”王奶奶的二层自住房就在北桥河东岸沿河道(新云至二环)新建工程旁边,想起从前口的情景,不禁摇头苦笑。如今看着这水岸坦途,王奶奶喜上眉梢:“现在我也过上了城里人生活,晚饭后出门就有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日子越来越有滋味了。”道宽了,公园多了,河水清了,美了……生活在湛江的每一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令人瞩目的变化。回看我市“十三五”期间的城市建设,湛江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随着一项项城建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市区交通道四通八达,公园处处鸟语花香,生态明显改善,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丽。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手,湛江扫净了街巷,清理了河涌,升级了农贸市场,整治了交通秩序;同时厕所不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从未停歇,空气继续“领鲜”全国;随着银帆公园、麻章公园等一批公园的建成投入使用,提升了城市园林品味;海田公园、霞山绿苑升级完成,也让老旧公园的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以城市林荫为代表的系列绿化工程,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居民出门就见绿;老城区更新加快,赤坎大天然海鲜居(旧大天然)开拆,南油片区升级项目加快推进,老城区焕发新颜。一个优美、生态宜人的幸福湛江呈现眼前。我们的城市管理更智慧。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脚步加快,湛江的发展日新月异,为适应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补齐城市交通发展短板,我市高度重视大数据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智慧、智慧交通等陆续投入使用。首个匹配省域副中心城市交通大数据决策系统、数千个智能停车位,目前已投入使用。我们的沟通越来越便捷。近年来,伴随着湛徐高速、玉湛高速的开通,湛江与周边城市的往来更为密切;打通城区微循环,以小街小巷“旧变新”为代表的系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南方、海大等道的拉通,进一步完善了市区网;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实现了市区交通秩序的好转;一张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交通网络,让市民出行更为便捷。在通讯网络无限发达的今天,湛江成为全球首个全光VR商用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双千兆”建设示范城市、4G网络实现“村通村”、5G网络实现“镇镇通”。“新基建”全面快速发展,为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运行载体和驱动引擎。民生连着、凝聚民力。回眸“十三五”,湛江交出了一份暖聚的“民生答卷”。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展望“十四五”,湛江将描绘更加温暖幸福的“民生画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