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别
-
8
论坛元老
|
北京非法垃圾场揭秘:回收填埋成灰色产业链(图)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中国网事”记者卢国强、涂铭、李舒)(微博地址)近日,一个名为“垃圾围城,北京——一个摄影师眼中的映像”的网帖引发大量网民“围观”。在震惊于摄影师镜头记录的北京周边非法垃圾填埋现象的同时,更多的网民对我国现在的垃圾处理方式提出了反思: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是焚烧和填埋?
网曝北京垃圾围城成“七环”
这个题为“垃圾围城,北京——一个摄影师眼中的映像”的网帖仅在天涯论坛上就获得超过13万次的访问和700多条评论。
垃圾填满的几十米深的大坑、生活在“垃圾圈”中的人们、焚烧垃圾的滚滚浓烟、肆虐的蚊蝇和垃圾中觅食的奶牛……网帖中摄影师用图片语言默默讲述着这一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在一张卫星地图上,长年拍摄“垃圾围城”的摄影师王久良用**标签将自己拍摄过的非法垃圾填埋场标注出来:在北京中心城区外,密密麻麻的标签已形成了一个**的“七环”。
“我自己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就有四五百处。”王久良对“中国网事”记者说,这些非法垃圾填埋场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心城区外一些区县的农村地区,24KW电锅炉价格。
令人痛心的是,“垃圾围城”并不是北京特有的现象,事实上,除了人口密集、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大中型城市,在全国的很多其他地方,这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的老家是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县ZF所在的镇,基本上每条河流都被污染了,护城河全都是垃圾,河水的水位极低,颜色绿油油的。”一位网友如是说。
在广西昭平县境内,千年古镇黄姚因为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每天产生的数吨垃圾几乎全部未经处理随意堆放,古镇的大量土地被垃圾侵占,污水横流,甚至威胁到下游城镇的饮水安全。
一个收益不错的鱼塘,几个月后成了垃圾场,因为“倒垃圾比养鱼更赚钱”;一片湿地被填埋、整平,直至开发;一个垃圾场所处的位置2005年前还是一片水田。“这些人为了一点点利益就什么都不顾了。”王久良说,在追踪垃圾场的时候,他痛心地看到了很多美好事物的消失。
探访非法垃圾场:租地-回收-分拣-填埋的灰色产业链
一辆微型面包车,是35岁的摄影师王久良追踪垃圾场的“座驾”。在王久良的带领下,“中国网事”记者找到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两处非法垃圾填埋场。
进村不到2公里,一股浓烈的臭味就扑鼻而来。“这里是一家养猪场,从城里回收泔水,捞出能用做猪食的部分,其余的就送到前面的垃圾场。”王久良指着一大片平房对“中国网事”记者说,在垃圾产业链里,“泔水猪”既是消纳大量餐厨垃圾的重要方式,也是垃圾实现“变废为宝”的重要环节。
穿过养猪场附近的一片树林,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垃圾场进入“中国网事”记者的视线:垃圾场的南西北三面是树林,东面的耕地高出垃圾场大约10米。“非法垃圾填埋场往往都会选择在四面有屏障的地方。”
在北京夏季的滚滚热浪中,垃圾产生的腐败味道几乎让人窒息,密集的苍蝇瞬间将所有进入的人包围。“这里还不是最臭的,有些垃圾场的味道比这还难闻。”
“中国网事”记者看到,垃圾场上堆满了装着垃圾的塑料袋和混凝土块,在垃圾场的一角还有很明显的焚烧痕迹。“这些垃圾场不定期有人过来焚烧,焚烧完后再用推土机推到旁边的池塘里。”王久良说,“光是我们脚下的垃圾就有五六米厚。”
垃圾场的北面还连着一片池塘。“我担心这些垃圾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水冷式低温冷水机,西面不远就是温榆河。”王久良忧心忡忡地说。
距离这里不到2公里的另一处非法垃圾填埋场则已发生了让人欣喜的变化。虽然垃圾场周围的树木上依然挂着各种塑料袋,150KW反应釜油加热器价格,但垃圾场大部分已经被沙土掩埋,只有零星新倾倒的垃圾,也没有第一处垃圾场的腐臭味。“大约一个月前,这里的垃圾就已经基本被掩埋了,希望新倾倒的垃圾不是死灰复燃。”
王久良介绍,这些非法垃圾处理场的经营者大多来自四川、河南、安徽等地,他们将城区的垃圾回收,运至农村地区租来的土地上,将可以卖钱的废品分拣出来后,剩余的大部分垃圾都留在原地填埋。“一个垃圾场填满后,他们往往就‘转战’到其他地方,继续着‘租地-回收-分拣-填埋’这一模式。”王久良说,“与这些垃圾相比,最让人痛心的是无良的人心。”
中国城市,如何走出垃圾“围城”困境?
“目前我国处理垃圾的ZF资源中,95%是用于末端的处理,比如焚烧场和填埋场的建设,但是前端的废弃、分类、回收、储运、管理、再利用工作投入却很少,这部分工作远远没有到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岳经纶说。
“填埋对土地资源破坏太严重,120KW模温机价格,相对而言,焚烧可以节省90%土地。”垃圾处理专家王维平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焚烧并不是垃圾处理的上选,但对北京这样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来说,焚烧的垃圾处理方式还是相对优于填埋。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毛达建议,垃圾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走综合处理的路线。“同时,ZF部门应改变目前对垃圾处理前端资源分配少的现状,在垃圾分类上面下大工夫,投入资源。”
虽然北京早在多年前便试点推行垃圾分类,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哪个颜色的垃圾箱对应哪一类垃圾没标明”“用了分类的垃圾箱,可是垃圾车一来还是倒在一起”“找不到扔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不少网民“晒”出了自己想支持环保、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时遇到的尴尬局面。
“上策是不产生垃圾或者少产生垃圾;中策是把垃圾转化为资源;下策是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争取100%的无害化处理率。”发帖的网民“安徒生在此”建议。
此外,专家建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应将垃圾的回收与处理纳入统筹规划的范围,全局考虑垃圾处理问题。
“大家一起创造中国会越来越好的环境吧。当大家一起的时候,总会有些奇迹力量的。”网友“听见起航”的话,代表了网民的心声。
相关的主题文章:
北风来 灰
铲除环境污
大型制冷机
澳柯玛李蔚-绿色环保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常德传获20
成为水系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