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教育同行(二十八)

[复制链接]

1307

主题

0

好友

4245

积分
级别
8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6:3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刷子李》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余老师一起同课异构《刷子李》这课。说实话,每次听余老师的课,我总能从中学习许多东西。如,他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他在课堂上表现的儒雅,他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试图去接近他,甚至有种超越的冲动。或许,这就是他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吧。   

  总算是上完了这节课,但我心里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课堂上暴露的问题,让我不得不反思,也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之路,原来没有止境,也没有所谓的完美。   

  下面,我就这节课做一个简短的说课。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这篇课文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小说的成败与人物的刻画不无关系。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令人暗暗叫绝;那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那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另外,这是一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解读。本课教学便基于以上认识展开。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语文是审美的、语文是个性化的、语文是人文的。基于这种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了解刷子李之奇,感受刷子李个性魅力。   

  2、了解本文的情节艺术、感受鲜明的语言特点。   

  3、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初步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的一波三折的写作艺术。   

  根据文本特点,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读、悟、说、写”相结合。读,就是涵泳重点语段;悟,就是读出文句的言外之意;说,就让学生在表达中再现悟之所得;写,就是还原文本的留白,渗透写作教学。   

  读、悟、说、写,是一个全过程的链接,涵盖了我的各个教学环节。也是基于这种设想,我把我的教学流程设计为:   

  课前交流,导出小说——引出课题,检查自学——感悟奇人,明晰写法——延伸主题,推荐阅读。   

  第一个环节,我通过说绕口令,让学生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更是让学生明白《俗世奇人》述说的是俗世不俗之人。也就是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这为《刷子李》这篇课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第二环节,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引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这个环节中,我试图落实几个重点词,但遗憾的是“匀匀实实”这个词,却被学生读错,而且两次出现了错误。这说明我平常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   

  第三个环节,这是教学的主体。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悟奇人,另一部分是明晰写法。感悟部分,主要是围绕“奇人”找句子,在品读过程中去悟“奇”,再归纳奇。这个过程中,我试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和个人的感受去悟“奇”,并在读的涵泳中,去再现“奇”的画面感。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但依然捉襟见肘,读悟的效果收效甚微。在归纳奇后,再回到课题,让学生明白“刷子李”这个称呼的由来,并由此做了一点延伸,也开了一个小的玩笑。明晰写法部分,我抓住“出乎意料”这个词,让学寻文找句。通过三个句子的呈请问专家白癜疯怎么治好现,让学生明白曹小三的心里变化的线条,其实也就是故事情节的展开,从而引出“一波三折”这个词。本来,这个环节里还安排了写了曹小三的心理活动,但因时间不够而搁浅。包括第四环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节的问题“在曹小三向刷子李学艺的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也因时间不够而作罢。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悟到公开课要想上好,必须立足常态。就本节课而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一、角色定位不明确。依然有霸占课堂之嫌,导的地方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太少。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二者关系错位。   

  二、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教师激励性话语不多。也许是平常教学过于严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抓住契机,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导致学生思绪游离于课堂之外。   

  三、学生朗读课文不流畅,影响教学进度。这还是平常教学中的问题。平常教学,朗读课文被专利化,只是班上那么几个同学,一到公开课,当教师想面向全体学生时,就露馅了。   

  以上只是这节课暴露的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当然,还有许多教学细节需要打磨。总之,从一节课看课堂,从一节课看教学,从一节课看教师,我们总能收获点什么,或许,这就是教学永远在路上的真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惠州夜网论坛 (www.0752sn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